从备战港交所,再到新三板挂牌,后冲击北交所未果,如今再回到起点转战港交所,汇舸环保科技集团(简称“汇舸环保”)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近日,汇舸环保正式递表港交所,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由中信证券及中国银河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汇舸环保主要大股东为周洋、赵明珠及陈志远,三人为一致行动人。
成立于2017年的汇舸环保,是一家船舶ESG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船舶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包括船舶脱硫解决方案、船舶节能减碳解决方案、船舶清洁能源供应解决方案及全球海事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6月30日船舶脱硫系统的已完成及手头订单的累计数量计,汇舸环保在中国民营船舶脱硫系统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在全球所有船舶脱硫系统提供商中排名第十。
2019年7月,汇舸环保便拟筹备港股上市,并为此搭建境外红筹架构。其引入第三方境外投资人Subir Ghatak及香港汇舸,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将企业性质由内资企业变更为外资企业。
然而,2020年12月,其发展的策略由赴港上市转换为境内上市,并拆除了红筹架构。
今年2月27日,汇舸环保登陆新三板,同时冲刺北交所。其于2023年底已向上海监管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银河证券。
3月12日,汇舸环保披露辅导进展称,公司尚未披露最近1年年度报告,最近2年的财务数据有几率存在不满足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条件的风险。
根据公司已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该公司2021年、2022年经审计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尚不符合在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船舶ESG解决方案市场从2017年的75.34亿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310.2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6.6%。预计未来将加速扩张,2028年将达到1138.41亿美元。
2021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是1.41亿元、2.67亿元及5.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90.5%,收入几乎连年翻倍。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公司在船舶脱硫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头羊,也展示了其在全球海事服务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按业务分布来看,汇舸环保的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船舶脱硫解决方案、船舶节能减碳解决方案、船舶清洁能源供应解决方案以及全球海事服务四大板块。此中,船舶脱硫解决方案为其核心业务,2023年带来收入3.41亿元,占整体收入的66.8%。全球海事服务、船舶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收入分别占比20.7%、11.4%。
2024年,汇舸环保前四个月录得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84.6%。其中,全球海事服务收入增长最显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249.1万元,增量超340%,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亮点。
招股书显示,汇舸环保目前的收入结构基本来自前五大客户:2021年至2023年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0.5%、76.1%、84.3%,2024年前4个月甚至达到了92.8%。这种客户高度集中的情况,使得公司未来的业绩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若主要客户减少采购或转向其他供应商,公司业绩将受到重大影响。
此外,汇舸环保在招股书中也提到了与主要客户之间缺乏长期合约的问题。由于公司并未与客户签订长期采购协议,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旦客户采购策略发生明显的变化,汇舸环保可能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同时,其境外收入占比较大,2021年至2023年分别占比85.2%、84.04%、79.37%。海外客户的占比较高,这使得汇率的重动将会给公司带来重大财务风险。
船舶脱硫系统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国际海事组织的监督管理要求。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趋严,虽然为汇舸环保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增加了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而随着船舶环保市场的增长,新进入者的增加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
汇舸环保在招股书中承认,船舶ESG解决方案行业高度分散且竞争非常激烈,过往的增长率未必能反映未来的表现,因此,公司此次IPO拟使用募集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并购环保科技公司、建立生产设施及服务中心等。
时隔五年,汇舸环保再次转向港股市场。在ESG席卷全球的热潮下,其高速成长的成绩单能否顺利敲开港交所的大门?